徐州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 张跃进
2025年2月24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2024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落实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省老年大学协会的部署,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促进发展。全体教职员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作风状态,团结奋进,努力进取,学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学校规模进一步壮大
我校持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在做大做强宣武本部校区的同时,不断强化分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新开办了徐州新城区分校,形成了一主校六分校的办学规模。在校学员11000多人。6月上旬,召开分校校长座谈会,会议认为,和社会力量联合开办分校,是有效解决解决市区老年教育资源不足、老年教育投入不足、社区老年教育网点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方便了老年人就近上学,符合党和国家关于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要求。会议强调,“四分五统”的原则,(即分开分散上课,分别分期游学;统一招生安排,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学籍注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薪酬待遇)是我们近几年合作办学形成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合作办学要坚持的原则。
稳步推进课程设置系列改革,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新增课程7个,共开设了11个学科门类、34个专业、104门课程,209个班(队)。
加强教师聘用管理,充实完善后备教师人才库。结合学校和分校新学科调整,先后聘用了24名新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零零后青年教师3名。师资队伍学历层次、专业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目前后备教师人才库有 200多人。
二、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2024年是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攻坚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于2021年3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了《中国老年大学示范校评价指南》,我校即把示范校创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拉开了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工作的序幕。
去年初开始,学校按照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省老年大学协会的要求,组织人员,对三年来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梳理,编写印制了行政管理、党建与文化、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员管理、办学条件、学术科研、信息智能化和特色办学等九本、20多万字的申报材料。4月中旬,我校创建工作通过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上评审验收。2024年4月下旬,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专家进驻我校进行实地考察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我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办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和教师代表、学员代表进行了座谈,对学校的标准示范校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专家组一致同意徐州市老干部大学初步通过标准示范校验收。11月25日,经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六届一次理事会议审议批准,徐州市老干部大学被授予“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称号。
创建工作推动了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学校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各处室、班队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招生、教学、班队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文化宣传再展新风采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一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充分展示教学成果。学校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活动期间,学校举办了戏曲语言--“曲艺颂唱”、舞蹈--“银龄舞姿”、声乐--“校园欢歌”、器乐--“琴弦涌动”、健身--“乐享健康”、庆“七、一”汇演--“红心向党”等六场文艺演出,参与学员2000多名;举办了四期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展,400多幅作品参展;举办两期摄影作品展,180多幅参展;举办三场掼蛋比赛,参赛学员200多人。二是举办多期新学科教学成果展。在三楼画廊先后展出剪纸、硬笔书法、水粉画、书法春联作品300余幅。11月下旬在四楼多功能厅,京剧旦角班举办了期末汇报专场展演,16个节目精彩纷呈。我校京剧旦角班期末汇报专场展演、手机AI应用班教学、书法楹联展示等教学活动,被《彭城晚报》艺苑专刊作了特别报道。学校及各分校100多个班队,万余名学员,根据一年来的学习情况,以班(队)为单位,自行组织了期末学习成果展示演出联欢活动,大力宣传学员的优秀学习成果。三是隆重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书画篆刻作品展、文艺演出以及集邮展等系列活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展出书画篆刻作品123幅, 其中10名学员20件作品被《中国书法报》刊用。集邮展出20版千余枚。学校摄影研究会举行了“迎国庆我和我的家乡”摄影展,广大学员踊跃投稿200余幅,遴选出100多幅优秀作品在一楼大厅展出。四是艺术成果走上社会大舞台。2024年元月份,在全国老年大学春晚节目选拔比赛中,全校共有9个节目报送参演,有170多名学员参与。军休分校大合唱《戎映晚霞》参加全国老年大学春节联欢会。校艺术团舞蹈队《军民鱼水情》参加省老年春晚演出。我校《戏曲联唱》荣登江苏省电视台第二届中老年媒体春晚。10月中旬,我校紫薇艺术团合唱队参加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省老龄协会、省老年大学协会、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讴歌新时代 唱响新生活——2024第五届江苏省老年大学合唱汇演”,获“最佳编排奖”。我校合唱二队参加2024年首届“彭城乐龄”老年合唱节暨徐州市重阳节敬老演出活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公众号“徐州教育专刊”进行了展播。12月份,在江苏省第十三届老年春晚徐州地区海选中,我校(含朝阳分校)参演节目11个,共有200多名学员参与。其中“云之风舞团”舞蹈《梦回彭城》和紫薇梆子剧团豫剧《贵妃醉酒》两个节目被推荐参加2025年省老年春晚海选。同时,不断组织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走出校门,奉献社会。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达12次。
宣传工作彰显特色。一方面,注意及时登陆上级机关网站,查看最新信息,传递重要精神,保证上级文件精神得到及时下达。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网站作用,开辟党建专栏和学校的第二个公众号,使学员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并充分利用学校的抖音号,以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各班队的风采,展现老干部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坚持边干边总结,及时把我们的成功做法、工作成效,通过网络、杂志、信息刊物等上报宣传;通过《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徐州官宣网络公众号等传播出去,在共享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年来向各级媒体投稿或者联系记者跟进采访20多篇(次)。
创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提前制定招生简章、课程设置计划、总课程表,整合新学科、新教师信息,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微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精心设计编辑,印制美观精致的学校宣传册一万份,向校内外发放宣传;积极动员、指导全校各班队,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向校内外推送。据统计,全校共制作推送班队宣传小视频、抖音宣传作品达200多篇。在宣武校区、新城区分校举办了“朗诵与主持”、“电吹管”、“交谊舞”、“中国舞”、“剪纸”、“硬笔书法”、“非洲鼓”、“道德经”、“四大名著赏析”等新学科教师公开课,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来校听课、报名。非洲鼓公开课后学额很快报满。“道德经”、“四大名著赏析”等课程也吸引了许多老年朋友报名。
四、“游学养”一体化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游学养”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一直关注的重点工作。我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稳步抓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开设自然养生、中医保健课程及健康专题讲座,不断拓展健康教学途径,不断开发校外“第二课堂”。
一年来共组织游学活动4次。3月上旬,组织到河南滑县游学。学员们游览了道口古庙会,体验了一把“东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会转一转”,领略了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踩高跷、舞狮子、跑旱船、背阁、抬阁、扭秧歌、武术表演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民间文艺表演嘉年华。9月下旬,组织到安徽寿县开展主题为“楚文化寻根之旅”的游学活动。学员们了解了徐州文化楚风汉韵特色的源头,达到了寻根探源、弘扬传统、增强文化自信。11月上旬,赴山东曹县游学。学员们考察学习了“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领略汉服的风采,感悟了汉文化的无穷魅力。12月中旬组织开展“红色之旅赣州行”游学活动,实现了寻赣南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传统,增强自信的目的。
积极做中老年朋友健康的贴心人,全年成功开办了九期《徐州名医大讲堂》,特邀徐州市名医专家进行授课及义诊,受众达2000多人。
五、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高度注重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班队长队伍、学员队伍建设,始终把五支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和抓手。一是安排校领导参加全国老年大学校长培训,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中中期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研究探索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办好新时代高质量老年大学经验和办法。二是暑假期间,安排三名管理人员,参加国家老年大学、国家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工作者在线研修班课程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撰写了关于老年教育的论文,均顺利获取结业证书。三是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参加中国老年大学线上教学活动,在全国老年大学首届“公益趣学,乐在其中”线上公开课评选中,我校获得“十大杰出学校”、“十大杰出贡献校长”、“十大杰出讲师”荣誉称号。三名老师荣获线上公开课优秀奖。四是加强班队长培训。去年11月中旬,举办一期班队长培训班,一百多名班队长参加,由校领导授课。通过培训,增强了班队长的光荣感、责任心,进一步掌握了做好班队长的方式方法。五是表彰先进。去年12月对69名教师、197名学员进行了表彰,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学校党委及下辖一个党总支和70个党支部都能够按照相关文件、制度、规定抓落实,不断规范党员的日常行为和党组织的正常生活。学校各级党组织依据学校教学进度和时间节点,及时开展各项党的活动。
充分发挥载体作用。一是注重用好微信群。充分利用校党委、总支和各支部建立的党建工作群,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通过组织党员自学、集中学、线上学、线下学等形式,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与把握。校党委结合课程安排,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学员爱党爱国的政治热情与责任担当。二是不断探索创新上好“微党课”。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编写《讲课提纲》,作为微党课的主要内容,由班主任课前宣讲。三是组织开展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基因。校领导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到河南新县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旧址学习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
隆重举行庆“七一”展演活动。“七一”前夕,学校用两周时间,开展庆“七一”暨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举行了庆“七一”专场演出,举办了书法绘画作品展、摄影作品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歌颂党歌颂祖国的同时,展现了“银龄”学员的精神风貌。